M1911手槍
M1911是一種在1911年起生產的.45 ACP口徑半自動手槍,由美國人約翰·白朗寧設計,推出後立即成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並一直維持達74年(1911年至1985年)。M1911是曾經是美軍在戰場上常見的武器,經歷了一戰、二戰、韓戰、越戰以及波斯灣戰爭。
1940年美國軍方對M1911正式命名為「Automatic Pistol, Caliber .45, M1911」,而對1924年推出的改進型M1911A1則命名為「Automatic Pistol, Caliber .45, M1911A1」,越戰時期的M1911A1又改名為「Pistol, Caliber .45, Automatic, M1911A1」,在整個服役時期美國共生產了約二百七十萬把M1911及M1911A1(不包括盟國授權生產)。M1911系列亦是約翰·白朗寧以槍管短行程後座作用原理來設計的著名產品,其各種特點也影響著其他在二十世紀推出的手槍。
研究歷史
服役歷史
在通過所有試驗後,柯爾特的參選手槍在1911年3月29日正式成為了陸軍的制式手槍,定名為M1911(Model of 1911),並且在1913年成為了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制式手槍,在一戰開始前,柯爾特已經進行大量生產以達到美軍的要求,國營的春田兵工廠(Springfield Armory)亦有參與生產。
一戰的經驗令軍方提出要求對M1911進行一些外部改進,改進時間自1920年中開始。包括扳機稍微後移、加大扳機護弓、加闊準星、握把近扳機護弓的位置加上凹槽、加長握把保險上方的突出部以避免射手虎口被擊鎚錘傷、加厚握把尾部(後來版本又再被簡化了)、加長擊鎚以利於操作及簡化了握把上的紋路等。這些改進在1924年完成,1926年定案,新版本定名為M1911A1,由於沒有進行內部修改,因此內部零件仍可與M1911互換。
二戰
相比起一戰,美軍在二戰時對M1911A1的需求量更大,當時的美國政府共購買了約一百九十萬把以裝備所有美軍部隊,並增加了承包商來提高生產力,包括雷明登蘭德(Remington Rand,約900,000把)、柯爾特(約400,000把)、伊薩卡(Ithaca Gun Company,約400,000把)、聯合號誌公司(Union Switch & Signal,約50,000把)、勝家(Singer Corporation,約500把),春田兵工廠及岩島兵工廠(Rock Island Arsenal)亦有進行大規模生產。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停止訂購新的M1911A1,只是不斷地翻新原有的手槍,而M1911A1亦成為美國軍人最喜愛的手槍。
挪威在二戰前亦有由康斯貝格集團(Kongsberg Gruppen)合法授權生產M1911,名為11.25 m/m AUT. PISTOL M/1914, Kongsberg Colten(又名康斯貝格柯爾特,Kongsberg Colt),口徑相同,在納粹德軍佔領挪威後在德軍控制下繼續生產,德軍則對其取名為Pistole 660(a)。現在這批挪威的M1911成為收藏家的高價收藏品,另外阿根廷在1922年起生產的Ballester-Molina亦是仿製自M1911A1。
退役
二戰後,M1911系列仍然是美軍部隊在韓戰和越戰中的制式手槍,在1990年正式退役後仍然是少數美國陸軍部隊在波斯灣戰爭的武器之一,時至今日,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在伊拉克戰爭中自由伊拉克行動和持久自由軍事行動亦有採用M1911系列。
在1970年代後期,M1911A1被認為是過時產品,在北約將手槍子彈制式化的壓力下,美國空軍首先開始了聯合戰鬥手槍計劃挑選9 x 19毫米口徑的半自動手槍作M1911A1的替代品,代號XM9,在1985年1日14日決定採用義大利設計的貝瑞塔92F,但陸軍在1980年代又再對XM9重新試驗,不久又分拆出XM10試驗,結果後來貝瑞塔把92F改進成92FS,並在1990年正式取代M1911A1成為新的制式手槍,定名為M9手槍。
1990年代早期,大部份的M1911A1皆被M9手槍取代,但特種部隊繼續以M1911A1及改進型作戰,美國海軍陸戰隊至今仍然為偵察部隊配發陸戰隊自行改裝而成的MEU(SOC)手槍。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提出進攻手槍武器系統(Offensive Handgun Weapon System,OHWS)計劃,要求一種發射.45 ACP的特別用途手槍,柯爾特以M1911A1為基礎,加入大幅改良的Double Eagle的內部機構創造出柯爾特OHWS,而另一個參選廠商黑克勒-科赫則以HK USP修改大型化後來參加競標,最終柯爾特OHWS落選,而HK的槍枝則被賦予制式編號Mk 23 Mod 0,HK雖然在競標中勝出,但HK Mk 23 Mod 0作為手槍實在過於龐大而不受好評,始終沒有成為特種部隊的常用武器。
在2004年後期,菲律賓兵器公司(Arms Corporation of the
Philippines)推出了M1911A1的改進型-M1911A2。A2同樣可以發射.45 ACP及.40口徑子彈,擁有15發標準彈匣,目前美軍沒有使用,但民間可合法擁有。菲律賓兵器公司的M1911A2通常並不視為1911系列,主要因為 使用了雙排式彈匣達到多發數,一般的1911系列都是用單排式彈匣的,而且STI INTERNATIONAL 公司早就有類似作品。
現有用戶
除了美國軍隊外,M1911A1的高制止火力、良好人體工學設計亦令其成為美國國內很多執法部門、FBI人質拯救隊(HRT)和多個SWAT的常用武器之一,塔科馬警局除了採用M1911外,亦有裝備金柏公司(Kimber)推出的Pro Carry II或Pro Carry II HD給警員作選擇性配槍。
M1911A1的可靠性及美國人對.45口徑情有獨鍾令M1911系列在民間市場同樣深受喜愛。射靶訓練、比賽、個人自衛,甚至是IPSC也經常見到M1911系列或以其作改進或仿製版本的蹤影,民間擁有者也喜歡以訂制零件對手槍進行改裝,美國市面上亦有多家廠商以M1911為基礎來生產不同規格的版本,如戰術型、比賽型和緊湊型等,價格由$250美元至$3,000美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FBI人質拯救隊及FBI SWAT所使用的春田兵工廠特製M1911A1(又稱The Professional Model)的民用型價格由$2595美元至$2,700美元不等。
設計特色
以二十世紀初期當時的科技條件,設計.45半自動手槍並非易事,但約翰·白朗寧卻設計了一款經的起歲月考驗的.45半自動手槍,在它漫長的生產歲月 中,未見有人能對其原始設計作出重大的改進。M1911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利用後座力。子彈內的發射藥的燃燒氣體將彈頭推出槍管,此時鎖在一起的槍管與套筒
受後座力開始向後滑。彈頭射出後,槍管與套筒繼續一起向後滑一小段距離。然後槍管尾端以絞鏈為軸向下擺動。
此時套筒內的閉鎖凹槽與槍管尾端凸筋分離,不再鎖在一起,套筒繼續後退,抓子爪抓住彈殼退出膛室,退子鉤彈出彈殼,套筒後退到底。此時復進簧把套筒反彈向前。套筒帶動彈匣內下一顆子彈上膛,繼續向前,套筒內的閉鎖凹槽與槍管尾端凸筋對準,槍管尾端以絞鏈為軸向上擺動,槍管與套筒再度鎖在一起。套筒與槍管繼續向前滑一小段距離,槍管回復水平線。
除了.45 ACP外,M1911系列亦有多種不同口徑的衍生型、仿製型和改裝型號,較主要的是.38 Super、9 x 19毫米、.40
S&W、.400 Corbon,.45 ACP是早期柯爾特以.38 ACP改良而成,這種彈藥在1890年代後期至1900年代中的政府武器評選勝出,而M1911在成為制式手槍時亦取代了美軍武器中大量左輪手槍及半自動手槍。
雖然市面上有多種如格洛克21、SIG P220、HK USP等更輕的.45 ACP手槍,但M1911系列並沒有被取代的跡象,在警隊和民間用途中仍然相當常見,尤其是IDPA和IPSC等的專業比賽。
使用國家
M1911及M1911A1至今除了是部份美軍部隊的裝備之一,目前為全世界廣泛地使用。目前已知韓國、挪威、泰國、阿根廷、西班牙、巴西、墨西哥、馬來西亞、孟加拉、菲律賓、巴基斯坦、辛巴威、新加坡、哥倫比亞、北韓、土耳其、立陶宛、英國、希臘等一些國家至今仍有採用M1911A1的合法授權生產型或仿製品作軍方和執法部門的武器之一,當中以挪威合法授權生產的康斯貝格柯爾特(Kongsberg Colt)、ASTAR仿製的STAR Model P、阿根廷仿製的Ballester-Molina、中華民國仿製的51式、泰國合法授權生產的86式、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的NP29及墨西哥仿製的奧布雷貢為M1911A1合法授權生產及仿製品的佼佼者
M1911A1有向其他國家作援助的武器輸出,例如希臘陸軍的M1911A1源自美國在1946年以對抗蘇聯共產為由援助的武器,美國在越戰時期亦有向泰國援助M1911A1。
中華民國裝備柯爾特版本及仿製版本-51式手槍(T-51),又名「45手槍」,至今仍在一些部隊使用。民國76年,政府重開生產線修改槍身材質,命名為T-51K式手槍(T-51K),最後被自主研製發展的T75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方工業對M1911A1作出仿製,主要用作出口用途,但在1993年被美國禁止進口,而加拿大民間市場則仍有發售。
M1911A1曾在日本的警察預備隊、盧森堡的第一砲兵營、香港警務處的跟蹤支援隊等使用,二戰時期的加拿大軍隊、納粹德國(繳獲的M1911手槍),越戰時期的南越及北越使用的(分別由美國援助及繳獲自美軍及前南越軍)。這些M1911A1現在經已退役及撤裝,逐漸被格洛克17、SIG P220、HK USP等更輕及9公釐魯格彈的手槍被取代。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M1911手槍
http://zh.wikipedia.org/zh-tw/M1911%E6%89%8B%E6%A7%8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