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M-92 刺針飛彈為攜帶型防空導彈,採用紅外線導引熱追蹤,由美國研發並使用於所有美軍部隊,1981年服役。已經被證實的就有270架飛機和直昇機被刺針擊落。 由雷神公司生產並授權德國EADS生產用於德國和瑞士軍方,雷神指出刺針已經用於美國和其他29國。超過70,000枚被生產出來。另有AIM-92空射 版,多為直升機所裝備。
特徵
易 於搬運和操作,刺針是設計為一種防禦型飛彈,雖然官方要求兩人一組操作,但是單人也行。FIM-92B可以攻擊15,700英尺(4800m)範圍內和 12,500英尺(3800m)高度下的飛機。也可裝在悍馬車改裝的復仇者載具上或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上(M2 Bradley IFV)。也可以由傘兵攜帶快速部署於敵軍後方。直昇機發射版稱為ATA或AIM-92 Stinger。
彈體長1.52m、直徑70mm和10mm尾翼,彈本體重10.1kg,含發射架重15.2kg(33.5磅)。由小型兩節固體火箭噴射口提供推進,噴焰在 發射者後方安全距離外,最高速度2.2馬赫(750m/s)彈頭是3kg穿透彈頭加延遲引信火藥。發射時,BCU(電池冷凍模組)必須插入手把,可以注入 一股氬氣體到化學電池,使瞄準器和飛彈有電,電池缺點是必須持續注入氣體,一但瞄準太久超過時間就不能發射了,發射器瞄準天線則適用充電電池。
刺針有三種延生型;基本型,被動光學型(POST),軟體電腦型(RMP)。軟體電腦型(RMP)針對近年來戰機常裝設的反制系統,提供反反制的可能性,因 為可以載入隨時升級的軟體和參數表,剋制各種推陳出新的反制手法。還可以在插槽上的ROM記憶體中載入預設設定程式,如果軟體發生差錯還能用ROM中的程 式維持基本飛彈功能,有四個CPU處理器每一處理器有4K RAM記憶體 ; 程式運作時載入到RAM,因此並沒有許多備用記憶體空間,尤其是跑目標搜索和分析時,軟體電腦型RMP有雙導向:紅外線和紫外線追蹤,再加上軟體控制。使 它更有機會躲過敵機的反制手段擊中敵機由尤其是和只有紅外線的紅眼(Redeye)飛彈之類相比,效能差異極大。
發展史
最初研發是通用動力於1967年開始的紅眼 II專案,這是遠因導致美國陸軍1971年開始探討設計FIM-92的可能性;刺針一名首次出現在1972年,因為科技不足和測試失敗,第一具肩射飛彈沒 有如預期出現在1975年中旬,FIM-92A生產直到1978年才開始,以替換老舊的FIM-43紅眼飛彈,改良後的刺針有新的尋標器,稱為FIM- 92B,1983年開始生產(幾乎與FIM-92A同時),A和B型都於1987年停產,共計16,000枚完成。
更進步的FIM-92C於1984年就開始發展1987年開始生產,第一具服役於1989年,C型開始有電腦程式化能力可以日後升級軟體,光靠升級軟體就能 克服許多反制升級到D型,以後還能升級到G型。FIM-92E研發於1992年,交貨於1995年(消息來源指出FIM-92D也是來自同一專案只是不同 構型)。主要升級是更好的感應器和軟體升級,以對付小型或匿蹤飛機(如巡弋飛彈、無人機),2001年有一項軟體升級到F型Block II,其研發早在1996就開始,有新的水平感測器改良飛彈在高雜訊的戰場環境下表現,增加鎖定範圍到25,000英尺(7,600m),生產於2004 開始,但詹氏週刊報導已經延後生產。
從 1984年以來刺針配發到許多美軍船艦上以作為點防禦之用,特別是中東海域的船隻。實際上,Little Creek Virginia號直到1993年退役時船上都還有一支專門的刺針射擊小隊編製在兩棲登陸大隊。指揮官要求這種兩到四人的射擊小隊每一條船的甲板戰鬥小組 都要有編制。
特徵
易 於搬運和操作,刺針是設計為一種防禦型飛彈,雖然官方要求兩人一組操作,但是單人也行。FIM-92B可以攻擊15,700英尺(4800m)範圍內和 12,500英尺(3800m)高度下的飛機。也可裝在悍馬車改裝的復仇者載具上或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上(M2 Bradley IFV)。也可以由傘兵攜帶快速部署於敵軍後方。直昇機發射版稱為ATA或AIM-92 Stinger。
彈體長1.52m、直徑70mm和10mm尾翼,彈本體重10.1kg,含發射架重15.2kg(33.5磅)。由小型兩節固體火箭噴射口提供推進,噴焰在 發射者後方安全距離外,最高速度2.2馬赫(750m/s)彈頭是3kg穿透彈頭加延遲引信火藥。發射時,BCU(電池冷凍模組)必須插入手把,可以注入 一股氬氣體到化學電池,使瞄準器和飛彈有電,電池缺點是必須持續注入氣體,一但瞄準太久超過時間就不能發射了,發射器瞄準天線則適用充電電池。
刺針有三種延生型;基本型,被動光學型(POST),軟體電腦型(RMP)。軟體電腦型(RMP)針對近年來戰機常裝設的反制系統,提供反反制的可能性,因 為可以載入隨時升級的軟體和參數表,剋制各種推陳出新的反制手法。還可以在插槽上的ROM記憶體中載入預設設定程式,如果軟體發生差錯還能用ROM中的程 式維持基本飛彈功能,有四個CPU處理器每一處理器有4K RAM記憶體 ; 程式運作時載入到RAM,因此並沒有許多備用記憶體空間,尤其是跑目標搜索和分析時,軟體電腦型RMP有雙導向:紅外線和紫外線追蹤,再加上軟體控制。使 它更有機會躲過敵機的反制手段擊中敵機由尤其是和只有紅外線的紅眼(Redeye)飛彈之類相比,效能差異極大。
發展史
最初研發是通用動力於1967年開始的紅眼 II專案,這是遠因導致美國陸軍1971年開始探討設計FIM-92的可能性;刺針一名首次出現在1972年,因為科技不足和測試失敗,第一具肩射飛彈沒 有如預期出現在1975年中旬,FIM-92A生產直到1978年才開始,以替換老舊的FIM-43紅眼飛彈,改良後的刺針有新的尋標器,稱為FIM- 92B,1983年開始生產(幾乎與FIM-92A同時),A和B型都於1987年停產,共計16,000枚完成。
更進步的FIM-92C於1984年就開始發展1987年開始生產,第一具服役於1989年,C型開始有電腦程式化能力可以日後升級軟體,光靠升級軟體就能 克服許多反制升級到D型,以後還能升級到G型。FIM-92E研發於1992年,交貨於1995年(消息來源指出FIM-92D也是來自同一專案只是不同 構型)。主要升級是更好的感應器和軟體升級,以對付小型或匿蹤飛機(如巡弋飛彈、無人機),2001年有一項軟體升級到F型Block II,其研發早在1996就開始,有新的水平感測器改良飛彈在高雜訊的戰場環境下表現,增加鎖定範圍到25,000英尺(7,600m),生產於2004 開始,但詹氏週刊報導已經延後生產。
從 1984年以來刺針配發到許多美軍船艦上以作為點防禦之用,特別是中東海域的船隻。實際上,Little Creek Virginia號直到1993年退役時船上都還有一支專門的刺針射擊小隊編製在兩棲登陸大隊。指揮官要求這種兩到四人的射擊小隊每一條船的甲板戰鬥小組 都要有編制。
MIM-23B
飛彈性能諸元
|
|
彈長
|
5.08m
|
彈徑
|
0.37m
|
翼展
|
1.19m
|
重量
|
627.3kg
|
彈頭
|
75kg高爆破片彈頭
|
導引方式
|
半主動雷達導引
|
飛行速度
|
2.7 馬赫
|
射高
|
60~17700m
|
最大射程
|
20km(低空目標)40km(高空目標)
|
最小射程
|
1.5km(低空目標)2.5km(高空目標)
|
部署方式
|
機動部署
|
可否請教一下,空射版本的飛彈與目前D型版本的差異性在哪?兩者可以互通嗎?謝謝
回覆刪除